1975年,寧津縣保店鎮(zhèn)前劉村引進的小麥品種顆粒無收,身為農業(yè)技術推廣員的劉俊生感到了身上的責任。而這也成了劉俊升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2004年他承包了縣種子公司,一門心思投入到育種事業(yè)上來。良種培育,風險大、投資多、周期長、見效慢。面對超乎想象的艱難,劉俊升埋頭堅持:為了無休止的試驗,他每年投入經費幾十萬元,甚至變賣了自己唯一的住房。辛勤的汗水終于澆灌出了一粒粒“金種子”,2005年,他的“良星4號”玉米種,通過了國家審定,由于這一品種高產、早熟、節(jié)水抗旱,目前種植面積已推廣到1000多萬畝。2008年,他的“良星66”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成為國家重點推廣品種。
山東良星種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良星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院長劉俊升對記者表示,有外國企業(yè)想以8到10倍的價格收購他們公司,但他不想那樣,他希望為發(fā)展民族種業(yè),為國家的糧食安全,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