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雜交水稻新品種瑞優(yōu)998高產栽培試驗研究
來源:環(huán)球糧機網發(fā)布時間:2015-06-15 12:28:58
對優(yōu)質雜交水稻新品種瑞優(yōu)998進行不同密度、播期、群體優(yōu)化等栽培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瑞優(yōu)998 4月5—9日播種、栽插16.5萬~19.5萬穴/hm2較適宜;大面積曬田以莖數達255萬個/hm2開始最佳,不宜曬過早;瑞優(yōu)998最佳施肥水平為施N 180 kg/hm2、P2O5 90 kg/hm2、K2O 120 kg/hm2,最佳施肥方法為底施∶蘗肥∶穗肥=6∶3∶1。
關鍵詞 瑞優(yōu)998;保優(yōu)栽培;曬田時間;播期;栽插密度
中圖分類號 S511.0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6-0032-01
瑞優(yōu)998屬秈型三系晚熟雜交水稻品種,2011—2012年參加陜西省晚熟組水稻區(qū)試,平均產量9 600 kg/hm2,較對照汕優(yōu)63增產8.5%;2012年參加全省晚熟組水稻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 528 kg/hm2,較對照汕優(yōu)63增產8.1%[1-2]。該品種2013年通過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審定編號陜審稻2013003號。中感稻瘟病、紋枯病,經品質分析,整精米率66.5%,堊白米率19%,堊白度1.8%,直鏈淀粉16.9%,膠稠度88 mm,長寬比3.3,蛋白質8.7%,稻谷品質達到國家《優(yōu)質稻谷》標準2級[3-4]。為尋找瑞優(yōu)998最佳的密度、播期,2013年在大同鎮(zhèn)民七村開展密度、播期二因子試驗,為探索瑞優(yōu)998最優(yōu)群體數量,尋找最佳曬田指標,進一步提升瑞優(yōu)998的產量水平,2012—2013年在中高山稻區(qū)對瑞優(yōu)998進行了群體優(yōu)化試驗研究,2013年,對瑞優(yōu)998進行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方法試驗,探索其最佳N、P、K配肥比例及施肥方法,以為瑞優(yōu)998的科學種植提供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密度、播期二因子試驗在大同鎮(zhèn)民七村某農戶責任田(海拔320 m)進行,3塊試驗地前茬均為油菜,肥力均勻。2012—2013年在中高山稻區(qū)對瑞優(yōu)998進行了群體優(yōu)化試驗研究,試驗地點設在大同鎮(zhèn)東紅村,海拔310 m。
1.2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為雜交水稻,品種為瑞優(yōu)998。
1.3 試驗設計
1.3.1 瑞優(yōu)998密度、播期試驗。試驗設6個密度水平,分別為15.0萬、16.5萬、18.0萬、19.5萬、21.0萬、22.5萬穴/hm2,播期設5個水平,分別為4月1、5、9、13、17日。不設重復,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33.3 m2。每穴栽2~3頭芽谷。施肥水平均為施碳銨300 kg/hm2、艷陽天復合肥450 kg/hm2、尿素225 kg/hm2,底肥∶蘗肥∶穗肥為6∶3∶1,其他管理同大田[5-6]。
1.3.2 群體優(yōu)化試驗。根據曬田時間,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大田莖蘗數達到240萬、255萬、270萬、285萬個/hm2時曬田。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66.7 m2。栽植密度為18.0萬穴/hm2,移栽基本莖蘗數在135萬個/hm2左右。
1.3.3 不同施肥量及最佳施肥方法試驗。施肥量設4個水平,處理A1:施純N 150 kg/hm2、P2O5 60 kg/hm2、K2O 60 kg/hm2;處理A2:施純N 180 kg/hm2、P2O5 90 kg/hm2、K2O 120 kg/hm2;處理A3:施純N 21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80 kg/hm2;處理A4:施純N 24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240 kg/hm2;施肥方式設3個水平,處理B1:一次性底施;處理B2:底施60%,插秧1周后追肥占40%;處理B3:底施60%,插秧1周后追肥占30%,7月下旬抽穗前10 d追肥占10%;
2 結果與分析
2.1 瑞優(yōu)998密度、播期二因子試驗
從表1可以看出,瑞優(yōu)998在4月5日播種、栽插18.0萬穴/hm2產量最高,平均產量為10 485.0 kg/hm2。通過對比分析,不同密度處理以栽插18.0萬穴/hm2產量最高,平均為9 846.0 kg/hm2,栽插密度超過18.0萬穴/hm2,隨密度增加,產量逐漸下降。不同播期以4月5日處理產量最高,平均為10 072.5 kg/hm2,4月5日后播種,隨播期推遲,產量呈下降趨勢??梢娙饍?yōu)998 4月5—9日播種、栽插16.5萬~19.5萬穴/hm2較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