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1熱風就倉干燥根據(jù)前人的研究和經(jīng)驗:就倉干燥稻谷的水分不要高于18 %〔9〕和就倉干燥上層糧較底層難干燥〔8〕,在糧食入倉時,我們嚴格掌握糧食水分,特別是上層糧食水分不高于下層水分的原則。在其中一個打圍倉內(nèi)裝入稻谷74.1 t ,糧堆高2. 5 m ,此時空氣途徑比為(2. 5 m + 0. 75 m) / 2. 5 m =1.3。連接好空氣加熱器、通風機和風道,稱此倉為熱風就倉干燥倉。選有代表性的10個點,作為測溫點和測水點,每點分上、中、下3層,經(jīng)扦樣測定,該倉處理前平均水分為18 %。從預備試驗得知,本試驗用的加熱器和風機組合后,可提高空氣溫度3℃左右。為此,我們掌握倉外大氣濕度高于80 %,不通風干燥;倉外大氣濕度低于65 %時,可通風干燥,但不加熱。
本干燥試驗是稻谷保鮮儲藏試驗的一部分,而保鮮儲藏方法是低溫和準低溫,因此儲藏水分可略高于安全水分(一般可在14. 5 %左右) ,又考慮到儲藏通風降溫中的水分損耗,我們把干燥的目標水分定在15 %。在用吹風方式干燥時,當10個測水點底層水分只要有1~2點達到14. 7 %時,就要停止吹風干燥,而改成吸風方式干燥(此時不需加熱器)。當吸風干燥時,10個測水點的上層水分只要有1~2點達14. 7 %時,停止吸風,再改成吹風,如此反復,直到上下層都有14. 7 %水分點時,停止通風,干燥完成,這時中層水分最高。在干燥過程中,每天測糧溫,3~5天用電腦測水儀測水分。
1. 4. 2
自然風就倉干燥自然風就倉干燥與熱風就倉干燥基本相同,只是吹入不加熱的空氣。因為用來干燥糧食的空氣溫度低,干燥速度更慢,所以裝入干燥倉的稻谷的水分也要略低一些,我們控制在16 %左右。裝糧時同樣要注意上層糧食水分不要高于底層。該倉共裝入稻谷77. 8 t ,平均水分15. 9 % ,糧堆高2. 5 m,空氣途徑比為1. 3。裝滿糧后,只要把風機和風道連接就可通風干燥,但當外界空氣濕度高于70 %時不通風,因為干燥效率太低,嚴重時稻谷還會吸潮。干燥的目標水分也是15 %,吹風與吸風相互轉(zhuǎn)換的指示水分也是14. 7 % ,其它都同熱風就倉干燥一樣。
1. 4. 3 通冷風就倉干燥通冷風就倉干燥(亦稱低溫儲藏干燥)與前面兩種就倉干燥基本相同,只是通入的是經(jīng)谷物冷卻機冷卻到10℃左右的空氣,邊儲藏邊干燥。因為干燥(儲藏)的溫度低,有利于稻谷原有品質(zhì)的保持,有利于保鮮,但也由于溫度低,干燥速度特別慢,因此,這種干燥不要求短期內(nèi)完成(太浪費能源) ,而是在整個儲藏期中完成。這種儲藏干燥,一般都是儲藏期較長,要度過夏季,以便在市場缺貨時能提供品質(zhì)新鮮稻谷(其它方式儲藏的稻谷已開始變陳)。通冷風干燥倉共裝入稻谷75. 6 t ,平均水分為17 % ,上層水分略低于下層,干燥的目標水分為14. 5%。該倉儲藏和干燥溫度應始終低于15℃,一旦有的測溫點溫度達到15℃,立即通入冷風(溫度為10℃,濕度為65 %) ,將糧溫降至10℃左右即可停機。為做到這一點,每天測定糧溫,10~20天測1次水分。
1. 4. 4 “三久”烘干機干燥按“三久”烘干機使用說明書操作,將24 t水分為18. 6 %的稻谷,分兩次干燥成14. 5%左右。
1. 4. 5 自然晾曬干燥從廣漢新華糧庫隨機分取2003年收購的“D優(yōu)—68”優(yōu)質(zhì)稻谷1 t。該批稻谷是當?shù)剞r(nóng)民自然晾曬后交到糧庫的,平均水分為13. 7 %。
1. 5 稻谷品質(zhì)檢測項目及檢測方法稻谷、大米水分,按GB/ T56497 - 1985執(zhí)行;稻谷發(fā)芽率,按GB/ T5520 -1985執(zhí)行;黃粒米,按GB/ T5496 - 1985執(zhí)行;色澤氣味,按GB/ T5492 -1985執(zhí)行;整精米率,按GB/ 1350 - 1999附錄A執(zhí)行;脂肪酸值,按GB/ T15684 - 1985執(zhí)行;粘度,按GB/T15682 - 1995執(zhí)行。
大米蒸煮特性試驗(大米加熱吸水率、米飯膨脹體積、米湯干物質(zhì),米湯pH值、米湯碘藍值) ,按王肇慈等1994年介紹方法〔10〕。稻谷裂紋粒,參照徐潤琪等方法〔2〕,用人工剝?nèi)サ練?在所得糙米中隨機取100粒,用放大鏡觀察鑒別,如有一條裂紋,裂紋長度和深度過半的糙米粒計為裂紋粒;如有兩條裂紋以上,不管長度和深度,均計作裂紋粒。
更多糧食烘干機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wǎng)站,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 http://weddingmemo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