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倉庫
grain barn
貯藏糧食的專用建筑物。中國仰韶文化時期的袋狀貯糧窖穴,是糧食倉庫的雛形。至周朝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有較為正規(guī)的糧食倉庫出現(xiàn)。從出土的東漢陶倉和陶


糧食倉庫主要包括倉房、貨場(或曬場)和計量、輸送、堆垛、清理、裝卸、通風、干燥等設施并配備有測量、取樣、檢查化驗等儀器。
糧食倉庫的設計應考慮糧種、貯藏量(倉容)和建筑費用等因素,在構造上主要應滿足糧食安全貯藏和糧食倉庫工藝操作所需的條件。選址和布局應考慮糧源豐富、交通方便、能源充足、地勢高爽等因素。
分類 根據(jù)承擔的任務,國家糧庫可分為下列 4類:①收納庫。設于糧食產區(qū),主要接收國家向農業(yè)生產者征購的糧食,入庫后作短期貯存或作必要的烘干、清雜殺蟲處理后,調給中轉庫、供應庫或儲備庫。建庫規(guī)模根據(jù)糧食的產量、征購入庫量、當?shù)劁N售量、計劃平均庫存量、最高庫存量,以及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規(guī)劃等資料確定。一般以房式倉為主,倉位大小要配套,以適應接收多品種糧食的需要。②中轉庫。設于交通樞紐地,主要接收從收納庫或港口調運來的糧食,作短期貯存后,即調給供應庫或儲備庫。應根據(jù)糧食的流量、流向及停留期等情況設庫。若中轉單一品種的散裝糧、周轉率又較高,則應以筒倉為主;若中轉多品種有包裝糧時,則以簡易倉棚為宜。③供應庫。設于大、中城市,工礦區(qū)或經濟作物區(qū)等糧食消費地區(qū),主要接收由收納庫或中轉庫調來的糧食,以供應糧食加工廠或就地加工為成品糧或,分別供應給糧店銷售。應根據(jù)糧食供應范圍、居民消費量、合理的存貯量等數(shù)據(jù),決定設庫地點及倉庫規(guī)模。如作為加工原料用糧則宜建筒倉,如作為成品糧供應居民,則用房式倉或樓房倉為宜。④儲備庫。是國家為了儲備必要的糧食,以應付嚴重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而設置的糧庫,為此宜設置在糧源充足的地區(qū),一般以具備防潮、隔熱、密閉或通風條件均好的房式倉或地下倉為宜。
倉型 主要有水平式的房式倉和垂直式的立筒倉兩類。前者的高度一般小于寬度,向平面伸展,建造較易,但占地面積大;后者則高度大于直徑或寬度,向空中發(fā)展,占地面積小(見圖[糧倉形式]

房式倉 因構造不同,中國的房式倉可分為:①基本類型房式倉。長方形平面布置,雙坡屋頂,多為20米大跨度單層建筑,有較大的有效面積和負載倉容,每幢容量為2500噸??缮⒀b,也可包裝或圍裝,便于清理、熏蒸消毒、翻倒糧堆和機械化裝卸糧食。②拱形房式倉。用磚砌成的拱形屋頂代替上述房式倉的雙坡屋面,拱的形式有圓弧線、拋物線和懸索線 3種。在橫軸單向做拱的稱單曲拱;大跨度磚拱屋面除在橫軸做拱外,在縱軸向也做成小拱型聯(lián)拱(或稱拱波),稱雙曲拱。這種糧倉建筑節(jié)省木材,很堅固,且密閉條件好便于熏蒸,但施工難度較大。③薄殼房式倉。用磚砌成殼體結構,以代替房式倉屋面容量小,可供小批糧食貯藏之用。
立筒倉 屬立體式垂直型深倉,通常由工作塔、倉筒群和接收裝置3部分組成,容量較大,大多有較高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裝置。工作塔一般為多層建筑,用鋼筋混凝土或混合結構建成,是立筒倉的操作中心,內部安裝有輸送、稱重、清理、吸塵、分流等各項設備。糧食在此經過各個處理步驟后由輸送機送到各倉筒中。倉筒由筒頂層、筒底層和倉筒筒身 3部分組成。筒頂層用來安置進糧用的倉頂輸送機;筒底層用來布置出糧用的倉底輸送機和出糧溜管;倉筒筒身用于儲糧。一定數(shù)量的倉筒組成倉筒群,其組合大都采用行列式,縱向為行,橫向為列,通常行數(shù)取2~4,列數(shù)取4~8,4個相鄰筒倉之間的空間稱為星倉,也可儲存糧食。接收裝置主要指連接車站或碼頭的鐵路接收裝置、公路接收裝置和碼頭接收裝置,由機械鏟、吸糧機、皮帶輸送機和汽車傾斜器等組成。這種倉型具有密閉性能好、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容量大而占地少等優(yōu)點,已為世界各國廣為應用(見)。
此外,地下倉主要承重結構如倉壁、屋頂均埋在地面以下。由于地下隔熱、密閉條件好,有利于糧食的低溫、干燥貯藏,有的常年溫度在20℃以下,糧食基本上可不受害蟲和微生物為害,可較長期地保持糧食品質。地下倉還具有施工方便、造價低的優(yōu)點。土圓倉則是泥草結構的簡易圓倉,適合于雨水較少的地區(qū)使用。
倉房設計 一般要求有:②堅固耐用。倉庫應能承受糧食對倉壁的側壓力與對倉底的總壓力,防止開裂、下陷。一般采用磚石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可用鋼板制成鋼板倉。②防潮。倉墻、墻根和地坪通常是最易引起糧食受潮霉變的部位。因此倉址宜選擇在地下水位較低,地基干燥,四周排水暢通的地方,倉內地坪一般高于倉外。倉墻、地坪和屋面敷設瀝青、油毛氈或防水橡膠等防潮材料。③隔熱。房式倉的層面是外界熱量傳入倉內的主要途徑。因此需增設屋面隔熱層或加設頂棚,以增加隔熱性能。對于人工制冷的倉庫,則常根據(jù)冷負荷以及隔熱材料的熱阻、蓄熱性能等計算設計隔熱圍護結構。常用的隔熱材料有稻殼、蛭石、膨脹珍珠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④通風。糧食貯藏過程中有時需要通風以降溫散濕,有時則需密閉以減少外界溫、濕度對倉內糧食的影響。通風問題在一般房式倉多通過設置窗戶和適時啟閉來解決。需要強力通風的糧堆則有專門設計的通風庫與通風裝置,如徑向通風裝置、地槽通風裝置等。⑤氣密。在采用低氧、高氮或高二氧化碳進行氣調貯藏時,要求倉庫有足夠的氣密性,以保持倉內氣體的有效濃度與配比。氣密庫用合適的密封劑和密封工藝噴涂密封層。常用的密封劑有:硅酮橡膠、瀝青 -橡膠密封劑,聚氯丁二烯橡膠、苯乙烯 -丙烯酸系乳膠密封劑、聚氨酯泡沫塑料、軟聚氯乙烯共聚物膠液涂料等。⑥防鼠雀。如設防雀窗網(wǎng)及防鼠門板等。此外,為了滿足糧倉作業(yè)要求,還應有工作塔、干燥塔或曬場以及連接碼頭或車站的接收裝置等附屬建筑。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wǎng)站,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 http://weddingmemo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