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通風管道對糧堆進行機械通風時,對管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即管道間的距離大小,要遵守空氣途徑比的原則。 空氣途徑比是指空氣從空氣分配器穿過糧層到達糧面的最長路徑與最短路徑之比。 在倉內,有兩條通風管道(地上籠或地下槽)。糧層高度為h,兩管道之間的距離為L,在這種情況下,空氣的途徑比用符號K來表示,其值為: 有了空氣途徑比,就能確定倉內通風管道布置的距離,L值用下式計算: |
L=2h(K-1)
式中:L——兩條風道間的距離,m;
h——糧層高度,m;
K——空氣的途徑比。
例題1:有一糧倉寬8m,長l2m,裝糧高度為4m,底部布置兩條通風槽,兩通風槽的距離為4m,求這時的空氣途徑比。
解:根據(jù)題意,知道糧層高度為4m,兩條風道間距離為4m,可用公式求K:
我國規(guī)定機械通風降溫系統(tǒng)的空氣途徑比為1.5~1.8。國外有規(guī)定最大為2。實驗表明,途徑比為2時,通風不均勻明顯增大。在計算和安裝通風管道時,通風管道與倉房墻壁的距離不應大于管道距離的一半。
例題2:某房式倉長lom,寬8m,裝糧高度為4m,選取空氣途徑比為1.5,計算通風管道距離,倉房內應布置多少通風地槽?
解:通風管道間的距離L可按公式計算:
L=2h(K-1)=2×4(1.5-1)=4m
房倉寬為8m,在這個方向上可布置地槽兩條。
8÷4=2
具體布置為,兩地槽距離為4m,每條地槽離墻壁2m。
例題3:將上題中的兩條地槽,布置在房倉的長度方向上,兩地槽間距離為5m,地槽距墻壁2.5m,問這種布置是否合理?
解:根據(jù)題意,求這時的途徑比:
這時的K=1.62,不大于規(guī)定的1.8,可以應用,能達到均勻降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