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fā)現(xiàn),近年來我省初步建立起了糧食烘干服務體系,解決了種糧大戶的曬糧難題。但9月的持續(xù)降雨,種植大戶爭分奪秒搶收稻谷,各地糧食晾曬烘干中心立刻打起了擁堂;散戶農民則因種植面積小,糧食產量少,烘干成本高等原因而選擇靠天曬糧。當前我省糧食烘干服務體系滿負荷運作,但仍面臨巨大的需求缺口,在運轉費用方面更是亟需支持。
曬糧打擁堂烘干中心喊吃不消
9月18日,崇州市白頭鎮(zhèn)甘泉村種糧大戶葉志祥起了個大早,“雖然是陰天,但沒有雨”,葉志祥趕緊組織工人下田收糧。
“我今年將收割1千余噸稻谷,目前已收割500噸。”葉志祥有些著急地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種糧專合社建有糧食烘干基地,但今年豐收時節(jié)連綿降雨,烘干設備即使每天滿負荷運轉,也最多只能烘干30噸稻谷,截至當日,他僅烘干了300噸水稻。
射洪縣大橋農機專合社今年投資80余萬元建起了糧食烘干中心,專門為種植大戶提供糧食烘干服務。進入9月,糧食烘干中心忙得不可開交,種植大戶們的運糧車一度排起了長龍。
“我們今年種植了水稻300余畝,預計產量30多萬斤,現(xiàn)在都顧不上收割。”專合社負責人文正清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專合社已幫助各種植大戶烘干糧食100萬斤,現(xiàn)在即使每天滿負荷運作,也無法滿足所有種糧大戶的需求,更別提收割自家的稻谷。
“雖然種植大戶或專合社大多都有自己的烘干機房,但現(xiàn)正值集中收割期,家家戶戶的烘干設備都在告急。”葉志祥告訴記者,即使知道國家水稻收儲政策即將出臺,且最低收購價1.35元/斤,但由于自家倉儲容量有限,為了防止稻谷受濕發(fā)霉,他不得不低價賣糧。9月以來,他以1.26元/斤的價格向當?shù)丶Z食收購機構銷售了300噸稻谷。同時,當?shù)夭簧僦虚g商也參與了收購大軍,但中間商大多收購濕谷子,每斤收購價0.9元,當?shù)夭糠址N植大戶糧食來不及烘干,便只得按濕糧的價格賣給中間商,現(xiàn)在大家都很期待國家收儲政策盡快執(zhí)行,以保護農民利益。
烘糧需費用散戶農民靠天曬糧
種糧大戶打堆曬糧,烘干基地容量告急,散戶農民怎么曬糧呢?
射洪縣萬林鄉(xiāng)中皇村文書梁尚合告訴記者,今年該村共種植水稻300余畝,大多是散戶種植,8月底以來,村民便開始了收割,現(xiàn)在尚有1/10的水稻在田,雖然陰雨天氣給秋收帶來一定困難,但散戶農民并不著急,“散戶農民水稻種植面積比較小,大部分是自己食用,曬干和不曬干銷售就幾百塊錢的差別,不像大戶那般急迫。”
“其實農民不那么積極曬糧的另一個原因是對烘干加工費用的顧慮。”文正清說,目前射洪縣共有四家糧食烘干基地,每斤糧食會收取0.15-0.2元不等的加工費,對于散戶農民,一方面稻谷量少,不值得費力運輸和烘干,另一方面這筆加工費算下來也不便宜,因此,當?shù)爻霈F(xiàn)了很多稻谷販子,以0.9元/斤的價格,收購散戶農民的濕糧,集中烘干晾曬后,再以高價賣出,不少農民也因此直接賣給糧販子,省事省力。
“我們烘干糧食每噸有40元的政府補助,所以加工費用稍微便宜,但其他未得到補貼的烘干基地,加工費用則相對較高,”葉志祥告訴記者,崇州市場上的糧食烘干服務平均收費200元/噸,如果糧食水份含量超過20%,則要加收10-20元不等的費用。
業(yè)界建議健全烘干服務體系
當前我省糧食烘干服務缺口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省農業(yè)廳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我省共有糧食烘干機械372臺,烘干能力4000余噸,僅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萬分之一,2014年,糧食烘干機械增加達594臺套,但服務的缺口仍舊很大。
省糧食局產業(yè)發(fā)展處處長王亞南告訴記者,從2012年起全省糧食部門啟動了 “川糧產后服務工程”建設,在105個縣初步建立了146個服務糧食生產基地和種糧大戶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目前所有的服務中心已經(jīng)滿負荷運轉,仍舊不能完全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
“今年射洪縣全縣水稻種植面積約18萬畝,規(guī)模經(jīng)營的面積僅1萬畝,剩余的都是小農經(jīng)營,小散農戶基本上還是靠天曬糧。”射洪縣農業(yè)局農業(yè)推廣研究員陳明祥認為當前糧食烘干體系亟需擴大覆蓋面積,為小散農戶提供更多的幫扶。
王亞南認為,要破解當前的曬糧難題,還應該繼續(xù)加強川糧產后服務工程建設,一方面是擴大覆蓋的面積,另一方面增加小散農戶的服務內容,同時爭取必要的經(jīng)費補貼,讓農民安心曬糧;從長遠來看,要破解小散農戶的曬糧賣糧難題,還是需走現(xiàn)代化規(guī)模化經(jīng)營之路,這樣才能降低糧食種植成本和烘干成本。
更多糧食烘干機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wǎng)站,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 http://weddingmemo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