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菜籽脫皮
油菜籽含有35-40%的油脂和25%左右的蛋白質(zhì),含有12~19%左右的種皮,皮中含有30%~34%的粗纖維,全籽中90%的芥子堿、色素、植酸、單寧等抗營養(yǎng)物質(zhì)也主要存在于種皮中。菜籽不脫皮而直接制油,除加深毛油色澤、增加精煉困難外,還將影響菜籽餅粕的品質(zhì)、外觀及適口性,影響菜籽餅粕蛋白質(zhì)的利用價值。油菜籽脫皮可以有效地除去其中所含的抗營養(yǎng)因子,使菜籽餅粕蛋白質(zhì)含量提高到45%左右,餅粕質(zhì)量得到很大提高,使脫皮菜籽餅粕成為可與大豆餅粕相媲美的優(yōu)質(zhì)飼用蛋白資源。
雙低油菜籽的含皮率較普通菜籽更高,國外對雙低油菜籽的脫皮技術(shù)有很多研究,脫皮原理和設備有齒盤式、離心撞擊式、高速氣流碾削式和齒輥式等。
我國對菜籽脫皮技術(shù)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經(jīng)過近幾年的努力,現(xiàn)已將菜籽脫皮工藝和設備成功地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
菜籽脫皮工藝包括菜籽干燥、利用撞擊或其他外力作用使菜籽破裂脫皮、利用篩選和風選進行皮仁的分離。
菜籽脫皮率與其含水量呈顯著正相關,見表6-1。但菜籽脫皮率與其粉末度也顯著相關,隨著脫皮率的增高,粉末度亦隨之加大,影響了皮仁分離的效果。因此,脫皮率還應根據(jù)粉末度和皮仁分離的效果進行控制??刂撇俗堰m宜的脫皮水分在7-8%,脫皮率在80-85%,粉末度控制在2-3%。在最佳分離狀態(tài)下,可以達到仁中含皮<2%、皮中含仁或籽≤2%的分離效果。由于最終產(chǎn)品皮和仁的純度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動性,即提高皮中含仁率可降低仁中含皮率,相反亦是如此,因此在實際生產(chǎn)中可根據(jù)需要適當提高仁中含皮率、降低皮中含仁率以降低仁的損失。此外,由于油菜籽品種之間或同一品種不同批次之間物料狀況差異較大,故在具體操作中可選擇適宜的脫皮率和皮仁分離條件。
表6-1菜籽脫皮率與含水量的關系
含水量(%) 8. 87. 46. 14. 64. 23. 63. 4
脫皮率(%) 67.484 .089 .788.190. 588. 391 .0
一種脫皮設備是撞擊式菜籽脫皮機。其脫皮原理是:脫皮機以離心方式運行,待處理原料利用離心力加速后高速撞擊在擋圈上,在強大的撞擊力作用下菜籽破裂脫皮。
另一種菜籽脫皮設備是YTPG型油菜籽脫皮機組。YTPG型油菜籽脫皮機組主要由以下設備組成:油菜籽脫皮機、仁皮分離機、風機、旋風分離器、分選篩及輸送設備等。YTPG型油菜籽脫皮機綜合利用剪切、擠壓、搓碾等多種作用同時進行脫皮,因此,其脫皮效果優(yōu)于對菜籽進行單一作用的機型。經(jīng)脫皮機處理的仁皮混合物落到仁皮分離機的振動篩面上,利用脫皮后的仁、皮各組份懸浮速度的差異,在振動和風的共同作用下,篩面上的物料呈懸浮狀態(tài)并自動分成皮和仁兩層,密度小的皮浮在上面用風吸走,密度大的仁則沉在下層,從仁皮分離機前端出口排出。風吸走的皮中還帶有少量的碎仁,還需要進一步篩選,分離出皮中帶有的碎仁,完成仁皮分離的全過程。物料進機含水量5~8%,脫皮率>98%,仁中含皮率<2%,皮中含仁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