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柴油政策面簡析(歐盟與美國)
歐盟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基地,2006年產量占全球85%,2006年后雖然歐盟生物柴油市場份額出現下調,但產量依舊逐年增加。這主要得益于歐盟對生物能源原料種植、生產加工、市場銷售與使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給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與優(yōu)惠。歐盟的主要政策變化在2012年以后,對于“第一代”使用農產品為上游的生物燃料支持逐步撤出,雖然短期消費市場并不會出現大幅縮減,但對于生產商無疑是是一種潛在壓力。部分生產商或將改變商業(yè)計劃,投入更多技術在政府所鼓勵的利用垃圾、麥秸和藻類等非糧食作物所發(fā)展的新型生物燃料;而農業(yè)種植分布與組分也將受到重組,國際食物與政策研究所Msangi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世界各國按照預定的生物液體燃料發(fā)展目標,在采用第一代生物燃料技術的情況下,更多的耕地將會種植油料作物,以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然后政策的轉向將迫使更多的油料作物種植者改變種植計劃,以應對下游需求的降低。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國,生物柴油規(guī)模相對較小。1999年,美國政府頒布了開發(fā)生物質能源的法令,生物柴油是其中重點發(fā)展領域之一。為鼓勵生物柴油發(fā)展,自2005年開始,美國政府對生物柴油產業(yè)也給予了玉米乙醇產業(yè)所享受的同等優(yōu)惠政策。2005年至2008年美國生物柴油產銷量都得到大幅提升,生物柴油的產銷量在2008年達到峰值后出現回落。主要由于燃料乙醇的市場更為廣闊,且有更多的資金支持,如:2009年《美國經濟復興與再投法》計劃投資7.865億美元于生物燃料復蘇法案基金,加速先進生物燃料研發(fā)。由于燃料乙醇的煉制工藝較為簡單,調和制燃料運用廣泛且稅收低廉,研究基金充裕;因此更多成熟的廠商愿意選擇燃料乙醇的煉制而非較為新興的生物柴油。長期看來,燃料乙醇仍將持續(xù)其在美國生物制燃料市場的霸主地位,生物柴油市場份額難以得到有效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