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榨:菜籽——篩選——榨胚——壓榨先將菜籽經(jīng)篩選去雜,再檢查菜籽含水量,無檢測設備可以用土法檢測:用指甲將菜籽擠一下,若有響聲,并分成兩片,或有油擠出最為合適,若成粉則太干,若成餅則太濕。若太干則要加2.5-3%的水,少停一下,直接進入榨油機進行壓榨。一邊壓榨兩遍即可。
-
熱榨:原料——篩選——榨胚——蒸炒——壓榨將菜籽進行篩選去雜,然后進入軋胚機軋胚,軋胚后進入蒸炒鍋進行蒸炒,在蒸炒的過程中在鍋內(nèi)加入2-3%的水,待炒籽達棕黃色,溫度110度-120度最合適,方可入榨。
-
花生仁的壓榨方法:花生仁熱榨冷榨均可,以熱榨為主(冷榨效果不如熱榨)。熱榨時先把花生仁粉碎或軋胚,然后放在蒸鍋內(nèi)蒸1.5-2小時,溫度達到120度左右,含水3%左右即可入榨,榨油機溫度達到85度時,開始正常壓榨。如無蒸鍋,也可以將花生仁放入炒鍋內(nèi)炒。先將花生仁粉碎,逐漸加大約7-8%的水,炒至深黃色時即可出鍋入榨。
進入油廠的原料難免夾帶著一些雜質(zhì)。在進入小型榨油機之前如果不清除芝麻果中夾帶的泥土、莖葉等雜物,它們不但會影響油脂和餅粕的質(zhì)量,而且會吸附一部分油脂,降低出油率。如果芝麻果中夾有砂石、金屬、麻繩等雜物,更會引起機件磨損等,誘發(fā)生產(chǎn)事故,影響工藝效果。因此,為了保證生產(chǎn)的順利進行,必須盡量除去雜質(zhì),個別含水量高的菜籽果,為了剝殼方便,進行干燥處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清理的方法很多,具體可根據(jù)雜質(zhì)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所含雜質(zhì)輕,如草、莖葉等,可以采用風選的方法,用氣流吹掉雜質(zhì)。如果雜質(zhì)顆粒較小,可以通過選,除去雜質(zhì)。對于一些大小、相對密度與菜籽相似的雜質(zhì),如果屬于泥土塊,可以在泥機中摩擦粉碎后,再用篩選法除去。如果屬鐵質(zhì)雜質(zhì),可以采用電磁鐵或永久磁鐵行分離。清理后雜質(zhì)含量應在以下。
二、熱處理(蒸炒):
熱處理是提取油脂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熱處理包括生坯的濕潤和加熱,在生產(chǎn)上稱為蒸坯或炒坯, 蒸炒后的坯稱為熟坯。生坯凡經(jīng)熱處理后壓榨的稱為熱榨,不經(jīng)熱處理者稱為冷榨。菜籽主要是熱榨。熱處理的效果好壞對整個制油過程的順利進行和出油率的高低以及油品、餅粕的質(zhì)量有直接的影響。
三、壓榨:
小型榨油機是農(nóng)村小型油廠用得很廣泛的一種小型榨油機,它結構簡單,壓力較高,可連續(xù)處理物料,勞動強度低,可壓榨多種油料。由于它的圓榨條呈鋸齒形的曲線和錐面,物料在被壓榨的時候,受到榨螺的推動和擠壓使榨螺和榨籠內(nèi)壁空間的體積不斷變化,在榨籠的后部由于排列有圓榨條,榨籠的內(nèi)壁呈鋸齒形,料坯在這里交替地受到壓榨和放松,料坯的結構不斷受到調(diào)整,得到均勻翻動,使未被榨出的油或榨出油較少的料坯有較多的機會充分受到壓榨。因此它的壓榨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