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如何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請關注——
很少有一項技術像轉基因這樣,讓各方觀點如此對立:相互矛盾的實驗證據,極端對立的利益表達,莫衷一是的研究結論,讓消費者無所適從。近日有專家發(fā)表的“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同樣安全”等論點,讓轉基因的爭議再起波瀾。
如何對待轉基因食品,世界各國態(tài)度不一,科學界也有很大分歧,或許這種爭論將長久持續(xù)下去。然而,對消費者來說,比爭論更重要的是對轉基因食品消費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轉基因農產品離我們有多遠
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fā)展和轉基因農作物的推廣,轉基因農產品逐漸深入人們的生活。國際農業(yè)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統(tǒng)計數據表明,28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全球約81%的大豆、35%的玉米、30%的油菜都是轉基因產品。
截至目前,我國共批準發(fā)放7種轉基因植物的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即1997年發(fā)放的耐貯存番茄、抗蟲棉花安全證書,1999年發(fā)放的改變花色矮牽牛和抗病辣椒安全證書,2006年發(fā)放的轉基因抗病番木瓜安全證書,2009年發(fā)放的轉基因抗蟲水稻和轉植酸酶玉米安全證書。
據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彭于發(fā)介紹,目前國內的轉基因農作物主要是轉基因棉花,轉基因番木瓜也有少量種植。
進口農產品有哪些是轉基因品種呢?我國先后批準了轉基因棉花、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4種作物的進口安全證書。除批準了轉基因棉花的種植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油菜用途僅限于加工原料。
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告訴記者,國內超過一半的油脂消費都是大豆油,90%的大豆油原料為轉基因大豆。
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
自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實現商業(yè)化種植以來,轉基因可能是農業(yè)史上最有爭議的技術。支持者認為轉基因技術能緩解資源約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產品品質,反對者則從食用安全、生態(tài)安全和主糧安全等方面提出質疑。轉基因技術是“潘多拉魔盒”還是未來農業(yè)之路?技術風險能有效預防嗎?種種紛爭公眾也很難辨明。
在農業(yè)部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林敏等生物學家看來,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拓寬了可利用基因的來源,實現了育種工作的可預期、精準、可控、高效,大大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和時間,是生物育種的技術革命。
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羅伯特說:“在農業(yè)領域,在這日益惡化的環(huán)境中,這項技術讓我們能夠少用水或殺蟲劑。而且并沒有證據表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的健康有害。”
但也有專家表示,轉基因作物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潛在威脅值得警惕。生物技術理學博士、天津科技大學教師王芳說,抗蟲作物可能會使食物鏈中斷,而昆蟲在進化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對毒性蛋白的抵抗能力,出現所謂“超級害蟲”。
“美國環(huán)境保護局規(guī)定,在種植抗蟲害轉基因作物的田地周圍,必須保留一塊專門種植普通作物,讓害蟲有個避難所。”王芳說。
對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中國科學院遺傳發(fā)育研究所朱禎研究員認為,吃含有基因的食品或含有轉基因的食品將會改變人類遺傳特性的擔心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從長遠來講,轉基因食品跟常規(guī)育種得到的食品一樣,并沒有產生有別于其他食品新的不可預期的問題。
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07年《關于轉基因食品的20個問題》的文件中曾謹慎地說:“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可獲得的轉基因食品已通過風險評估,并且可能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危險。”
教育部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天津科技大學教授王俊平認為,化學目標物安全性的檢測很明確,比如三聚氰胺,而轉基因食品安全的評價非常復雜。
消費者應有知情權
有關轉基因安全性的爭論短時期內可能很難分出勝負,一些專家表示,應該充分保證群眾對轉基因食品消費的知情權。
“跳出有關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爭論之外,人們有權知道吃進肚子里的食物到底是什么,應該充分維護人們對食物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農業(yè)政策專家、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程同順說。
“任何商品都必須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商品真實的信息情況必須提供給消費者。”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專家顧問、律師邱寶昌表示,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的權利,同時這種規(guī)定也是經營者的義務。
南開大學張翔博士認為,規(guī)范并完善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至關重要,轉基因食品的推廣和銷售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開和尊重消費者選擇權的基礎上。
“在相關爭論仍在繼續(xù)的情況下,我們國家應該進一步規(guī)范和完善標識管理。”王俊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