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情,標注“不含抗氧化劑”的食用油赫然擺上了柜臺。這究竟是對消費者的承諾還是誤導消費者?消費者應該聽誰的對,吃誰的油好?不添加抗氧化劑的食用油就一定“綠色”嗎?
據(jù)專家介紹,不添加抗氧化劑的食用油存放四五個月后便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質。而市場銷售的食用油標示保質期一般為18個月,這么長時間的保質期,不添加抗氧化劑是不可能達到的。全國著名品牌金龍魚、福臨門、海獅,以及廣東的鷹嘜、鴻禧等,都不回避使用抗氧化劑。雖然目前有些食用油采用“充氮保鮮”技術來取代抗氧化劑,但開蓋后的食用油就完全暴露在空氣中,長時間處于無任何保護措施的狀態(tài)之下,此時的“充氮保鮮”就失去作用,油脂可能因此而發(fā)生氧化變質,食用無安全可言了。不加抗氧化劑又不采用“充氮保鮮”技術,就更無安全可言了。因此炒作“不含抗氧化劑”的做法很不科學,無法確保食用油在食用時間段內的安全。安全不在,何來“綠色”?
“不含抗氧化劑”、“不含任何添加劑”說到底就是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的功利性宣傳。這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有專家就認為,既然廠家要刻意標出“不含抗氧化劑”,那背后的潛臺詞就是指抗氧化劑有害或不好,這對在油脂中添加了抗氧化劑的油脂企業(yè)是不公平的,對消費者來說是不安全的,是一種非善意的商業(yè)炒作和競爭。抗氧化劑的作用其實也就是保障食用油安全,進而防止食物中毒,保護人體健康。而且只要在國家標準規(guī)定內合理使用,其安全性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相反,不添加抗氧化劑才更容易導致出現(xiàn)危害人體健康的事情。
這種商業(yè)性炒作另一方面也沉重打擊了規(guī)范的、合法的食品添加劑行業(yè),損害了添加劑生產(chǎn)企業(yè)以及同行生產(chǎn)企業(yè)的權益。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健康消費理念被誤導了,最終消費者將得不到任何保護,受害的是廣大無辜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