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讓糖尿病人又愛又怕
市民羅先生患糖尿病有很多年了,每天午飯前半個小時左右都要吃藥控制一天的血糖。說到主食米飯,他說:“每天吃的米飯就那么丁點,多一口也不敢吃;不吃又不行,沒力氣。”
為什么大米成了糖尿病人又愛又怕的食物呢?這是因為米飯中的淀粉極易轉化成糖,經(jīng)過胃腸道消化吸收后,逐漸變成葡萄糖,再被吸收入血液,使血糖上升。醫(yī)生常常給糖尿病人的飲食建議:一是少吃主食,控制所有碳水化合物食品;二是少吃肉類,少吃油膩。
糖尿病人每時每刻都要控制血糖,不得不控制米飯的攝入,所以常常吃不飽飯,但吃不飽飯就不能補充每天所需要的營養(yǎng),所以常常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胃萎縮等癥狀。吃飯成了糖尿病人的頭號難題。
農科專家選育抗性淀粉品種降糖
在自然界中,有種抗性淀粉可抵抗酶的分解,在體內釋放葡萄糖緩慢,具有較低的胰島素反應,可控制血糖平衡,減少饑餓感,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另外還可減少血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量??剐缘矸厶烊淮嬖谟隈R鈴薯、香蕉、大米等作物中,但含量很低。
正是看到抗性淀粉的這些功能,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曾亞文從1998年就開始研究功能稻米,希望可以選育出含高抗性淀粉的稻米品種。
他和課題組成員利用548份云南稻種植,采用雜交、回交、Y射線誘變和分子標記等方法建立了高抗性淀粉等功能稻米育種關鍵技術體系,從57份功能稻材料中篩選出9份抗性淀粉含量12.2%~30.2%的品系。同時,還制定了“高抗性淀粉稻米T58一6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規(guī)程”和“高抗性淀粉稻米品系云資粳82號栽培技術規(guī)程”。
6000位患者試吃后發(fā)現(xiàn)確實有效
具有高抗性淀粉的功能大米選育出來了,那么,功能大米是否真的具有降糖作用呢?
早在2011年,項目組在云南省某醫(yī)院征得同意后建立了食療人群檔案。19名糖尿病患者吃功米3號一個月后,平均血糖從11.37mmol/L降低到了10.05mmol/L。5位患有II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女性,年齡在67~78歲,吃了功米3號一周后饑餓感明顯消失。
隨后,功米3號的效果試驗,擴散到云南省16個州市及中國30多個省市區(qū),6000人次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證實:食用“功米3號”后95%以上人群飽腹耐饑餓、降低血糖2~5個指數(shù)值。
2007年起,項目組在嵩明、祥云、騰沖、新平等地建立了3630畝高抗性淀粉稻米良種繁殖基地,累計生產(chǎn)良種173.4萬千克,建立了中國最大的高抗性淀粉稻米生產(chǎn)基地,總產(chǎn)量18.02萬噸。
同國內外同類工作相比,首次利用云南稻核心種質建立了功能稻米育種技術體系,選育出3份干米飯抗性淀粉含量為17.8%以上的功能米品系,其中最高的為30.2%;云資粳82號為首次用Y射線誘變選育高抗性淀粉的新品系。
除了稻米,考慮到很多云南人愛吃米線、餌絲,2009年~2013年在騰沖縣種植了高抗性淀粉餌絲稻23.03萬畝,生產(chǎn)餌絲8.75萬噸,產(chǎn)值26895萬元。按每噸高抗性淀粉餌絲稻比普通稻增值520元計,共增值4549萬元。除了餌絲,還研制出高抗性淀粉大麥苗粉米線、高抗性淀粉大麥米線等兩個功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