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些網絡商家炒作日本大米,部分大米價格一度高至1公斤數百元。日本大米似乎開始成為中國大米界新的“王者”。
受到我國進口配額以及日本稻米產量的影響,2014年我國進口日本大米不足200噸,不到我國稻米產量的百萬分之一,但就是這“百萬分之一”卻成為淘寶商家眼中的“香餑餑”。
記者在一家名為“源源精品小屋”的網店看到,10斤裝的日本大米銷售價格1280元,在產品介紹上,商家這么寫著:“無農藥無化肥,自然風干,烹制嬰幼兒乳膳食佳選。”
比重微乎其微
據美國農業(yè)部預計,2014/2015年度日本大米產量770萬噸,進口70萬噸。僅在2013年,中國還向日本出口近5萬噸大米,但就是這樣一個稻米尚難自給的國家,卻被中國商家通過電商平臺將大米“千里送來”。
記者走訪了鄭州市的家樂福、沃爾瑪、丹尼斯等大型超市,并沒有發(fā)現日本米的身影。米面區(qū)導購員張女士告訴記者,進口米還是以泰國米為主,日本米由于產量太少,鮮見身影,估計只有在一些高端的進口糧油店會看到。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淘寶平臺上銷售日本米的店鋪上百家,電商成為日本大米銷售的主要渠道,這些商家要么是代購然后銷售,要么是直接從日本進口然后售賣,雖然價格高昂,但是消費者依然絡繹不絕,如之前提到的“源源精品小屋”,10斤1280元的產品月銷量達7件之多。
不過,大米即使說到天也是一種主糧產品,主要成分依然以淀粉為主。且農業(yè)部和商務部出具的數據顯示,國產大米合格率超96%,2014年中國進口大米258萬噸,進口量僅占中國國內產量的1.3%左右,而日本大米更是微乎其微。
“大米價格在10元以上就是虛高,更多的就是買概念。”湖南天龍米業(y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湘華說。
“不可否認現在國內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消費者對于國內產品的信心大降,他們可能受到商家過度宣傳的影響,選擇這些來自日本的大米產品。再加上日本大米的種植、生產、加工條件確實比國內要先進得多,也成為他們選擇日本大米的理由。”湖南省糧油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副主任楊振和說。
在易達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孫忠看來,目前所謂日本米、泰國米等進口大米比較高的價格也有一定的消費量,說明大米市場的消費正在細分,消費者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后,開始追求更高的主食消費品質。
據了解,稻米種植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一直以來,日本政府都十分重視稻米的生產,日本從事農業(yè)的人口中一半以上從事是稻米種植。
“日本稻米加工體系已經十分成熟,從賣相、品質、口感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長期關注日本大米的業(yè)內人士表示。
成為“奢侈品”難成立
農業(yè)部近日表示,日本大米產量不足國內大米消費量的百萬分之一,成為奢侈品的說法難以成立。
“國外進口的日本大米,由于品種不同、生產的具體細節(jié)有些區(qū)別等原因,加上進口關稅,獲取更多的利潤,價格適當比國產大米貴一些是正常的。但如果貴得離譜,甚至涉嫌暴利,就不太合適了。”孫忠說。
在日本大米獲取高價寶座以前,國內大米價格最高者是有機大米,這些大米產品由于綠色的種植環(huán)境,嚴格的田間管理,加上較低的產量成為市場上高價米的主要組成群體,不過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并不高,大都作為禮品米購買,自己日常買來吃的并不多。
“我們現在也有自己的有機水稻種植基地,每個企業(yè)打高端大米品牌是為了樹立企業(yè)的形象,提高企業(yè)的品牌知名度,但占銷售大頭的還是2.5~3元/斤的大米。再加上每個家庭的大米購買群體主要以保姆、老人、婦女為主,她們很會精打細算,并且日本米在國內的銷量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吹捧日本大米為‘奢侈品’的情形也只會曇花一現。”彭湘華說。
在楊振和看來,大多數消費者可能會采取中庸,既不購買那些品質差的,也不會購買那些價格高得離譜的,畢竟大米還是主食產品,誰會天天購買那些天價米呢?業(yè)內人士指出,高端大米的開發(fā),只能定位于品種調劑及消費的補充,決不能一哄而起,過多過濫,脫離糧食產品的本原屬性,即提供熱量和相關的營養(yǎng),同時保障食品安全和綠色、健康。“為了追求所謂的眼球效應,片面追求高價,將其作為牟利的手段就顯得與市場格格不入了。”上述人士表示。
不過這也從側面給國內的大米加工業(yè)敲響了警鐘,雖然日本大米難以成勢,但部分消費者選擇日本大米,也一定程度上表明國內的食品環(huán)境亟待加強,除此之外,業(yè)內還要對消費者的意識進行引導,宣傳和推廣國內的高端大米品牌。
“有條件的企業(yè),針對消費需求及市場需要,開發(fā)一定的高附加值糧食產品,是必須予以關注的。國內企業(yè)完全有條件,有可能生產出比這些國外大米質更優(yōu)、價更實的產品”。孫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