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比一般糧食和油料都好儲藏。棉籽具有堅硬的外殼,抗潮抗壓的性能高。殼外又有短絨,殼與仁之間有空氣層,更具有良好的密閉作用,所以很多地區(qū)就掌握這一特性,進行露天儲藏。棉籽容重輕,儲藏時占倉容大,大量儲藏不十分經(jīng)濟,加上毛棉籽又適合露天堆存,故在我國北方產(chǎn)棉區(qū),毛棉籽普遍采用露天不苫蓋儲藏,光籽則采用露天苫蓋儲藏,僅棉種及少量短期存放的棉籽仍在倉內(nèi)儲藏。我國南方產(chǎn)棉區(qū),因雨水多,氣溫高,除棉種外,光籽也多在倉內(nèi)儲藏。由于完整的毛棉籽具有良好的抗潮性能,而且散落性小,導熱性差。因而在北方可以在露天不苫蓋儲藏。
棉籽的耐儲性與抗潮抗壓性能,因收獲期與加工程度不同而異,一般霜前收獲的毛棉籽質堅仁飽,水分低,棉絨較長,容易保管。霜后收獲的毛棉籽,殼軟仁癟,水分高,不宜長期儲存。經(jīng)過多次脫絨的光籽,皮殼受損,防潮性差,散落性大,不僅不能承受較大的壓力,而且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生理活動較強,儲藏穩(wěn)定性較差,一般不宜露天儲藏,并應提前加工處理。
1、分級儲藏。
棉籽的耐儲性與收獲期有很大關系。霜降前收獲的棉籽較易保管;霜降后收獲的棉籽不宜長期儲藏。因此,這兩種棉籽要盡可能分開儲藏。此外,棉籽還應根據(jù)水分高低分級儲藏。棉籽的安全水分冬季為14%,春秋季為13%,夏季為12%。
通常水分12%以下的棉籽,在冬季趁低溫堆垛或入倉,可較長期儲藏;水分12--13%的棉籽,一般只宜短期儲藏,而且必須加強檢查,掌握堆內(nèi)溫度變化情況,如有發(fā)熱現(xiàn)象,要及時加工或通風、曝曬、降溫散熱。
2、不同棉籽分別儲藏。
毛棉籽具有較高的抗潮、抗壓及密閉性能,可以進行露天儲藏,但脫絨棉或種用棉籽,仍以庫內(nèi)儲藏為宜。
①毛棉籽露天儲藏:毛棉籽露天儲存,要選擇好地基(地勢高,通風排水良好),因地制宜做好垛底鋪墊工作,并將棉籽水分降至12%以下,然后選擇氣溫較低的天氣進行堆垛。堆垛的形狀,一般底部為長方形,上部為橢圓形。大垛可儲存棉籽20萬公斤,小垛約儲存棉籽8--10萬公斤(每立方米毛棉籽約260公斤)。
棉籽露天不苫蓋儲藏,根據(jù)湖北省棉區(qū)的經(jīng)驗,從10至12月,一般保持原有垛溫,第二年1--2月垛溫逐漸下降,3--4月逐漸隨氣溫回升,但上升緩慢,從第一年10月至第二年4月為安全期,5月就開始進入不安全期。在儲藏期間,棉籽水分變化很小,雨后檢查,一般僅表層棉籽透濕1--2粒,天氣轉晴,水分很快蒸發(fā)。但須注意的是垛面由于受雨,經(jīng)過干濕變化,容易變松,鳥雀取食,也易造成垛面不平整,故須在儲藏期間經(jīng)常檢查,在風雨天后更應注意檢查,發(fā)現(xiàn)變形,應及時拍打平整堅實,以防雨水浸入。
②脫絨棉籽(光籽)由于皮殼受損,防潮性差,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一般不宜直接露天存放,但可采用脫絨棉籽堆垛外圍覆蓋毛棉籽的方法露天儲存,但對發(fā)芽率稍有影響,在實踐中如嚴格控制棉光籽水分在10--12%,趁低溫季節(jié)堆垛,并加強管理,保持垛身緊密無縫,是能保持脫絨棉籽在露天安全儲藏的。
③露天儲藏的注意事項:在露天儲藏過程中,要隨時注意保持垛面堅實光滑,防止漏雨及鳥雀取食使垛變松。在梅雨季節(jié),要做好防潮、防漏工作。同時要加強檢查,注意垛溫變化。檢測垛溫時,溫度計要自下而上斜插入垛內(nèi),使洞口向下,防止雨水浸入。如遇局部發(fā)熱、局部浸水時,可將棉籽局部挖出處理,然后用干棉籽填補挖出的洞口,而且必須與原垛棉籽結成一整體,并拍打結實,保持垛面緊密、平整、光滑。如垛溫高出氣溫,全垛有發(fā)熱趨勢,即應進行處理。處理的方法,冬季可進行倒垛,春季可利用晴天早晚倒垛通風,夏季可進行灌包碼通風垛或提前發(fā)出加工。干燥棉籽容易自燃,保管中要注意防火,防止在密閉的情況下棉籽堆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不易散發(fā),逐漸積聚達到一定溫度而自燃。故在大型棉籽垛中最好埋設一些編織的通風籠,,以利于散熱降溫,防止自燃。此外,還要做好防蟲防鼠工作,棉籽儲藏期間的主要害蟲是棉花紅鈴蟲,能降低棉籽的出油率,是檢疫對象,發(fā)現(xiàn)蟲害后可用磷化鋁進行熏蒸處理。另外發(fā)現(xiàn)老鼠危害,應用滅鼠劑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