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環(huán)球糧機網  >  糧機資訊 >

看麥秸如何科學還田

來源:環(huán)球糧機網發(fā)布時間:2015-06-30 11:43:35

圖為6月11日,科研人員正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示范基地里,試驗操作麥茬夏大豆機械化免耕覆秸精播一體機。

  時值“三夏”,農民都忙著搶收小麥,而豐收后的小麥秸稈到底該如何回收,依然成為農民發(fā)愁的問題。

  然而,在安徽宿州市埇橋區(qū),淮河糧食產業(yè)聯(lián)合體負責人李清武和他的社員們今年卻顯得格外輕松:“我們地里的麥子都收得差不多了,再過一周就能播種大豆。麥秸回收,在我們這,一點都不成問題。”

  李清武的這份輕松并不是沒有來由。今年,聯(lián)合體的1200畝地參與國家大豆產業(yè)技術體系的技術示范,伴隨著我國農業(yè)專家在黃淮海麥茬夏大豆機械化免耕覆秸技術上的突破,長期困擾他們的麥秸回收處理難題也將徹底得到解決。

  麥秸處理方式多樣

  卻各有利弊

  “秸稈還田,利國利民”、“秸稈禁燒,違者罰款兩千,拘留15天”。6月11日,當記者驅車行駛在宿州市的鄉(xiāng)村田野,橫掛在道路兩邊的一幅幅紅色標語隨處可見。

  “現(xiàn)在,國家明令禁止焚燒秸稈,但我們農民在收完小麥之后,又趕著種下一季作物。不讓燒了,真不知道該咋處理。”宿州市農委工作人員蔡健告訴記者,秸稈禁燒并不受當地農民歡迎。為了防止農民焚燒秸稈,當地的鄉(xiāng)村干部不間歇地在村里蹲點監(jiān)督,效果并不理想。

  秸稈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氮磷鉀和微量元素成分。實踐證明,利用秸稈還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結構,培肥地力。秸稈好處那么多,農民為什么不愿意還田?寧愿一燒了之?

  “一方面是要趕農時,燒掉最快最省事;另一方面則是回收還田的技術還不夠簡便和成熟。”國家大豆產業(yè)技術體系專家、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吳存祥告訴記者,目前,對于小麥秸稈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人工清理,費時費力,用工成本高;二是機械打捆,但需要安全堆放的空間;三是秸稈焚燒,它能消滅一定的土壤病害,但嚴重污染環(huán)境;四是粉碎還田,但對機械要求高,需要大馬力機械旋耕機將秸稈粉碎,如果粉碎得不夠干凈,依然需要人工撿拾。

  “并不是所有秸稈都適合直接還田,而且秸稈直接還田的環(huán)節(jié)多、也會造成病害。關鍵還是要科學,既要看方式,又要看作物。”國家大豆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韓天富補充說,黃淮海地區(qū)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qū)之一,麥收后農民多種大豆,如果將麥秸粉碎旋入土壤,不僅會影響大豆的播種質量,而且還容易出現(xiàn)跑墑、秸稈腐解與大豆爭氮、病害加重等問題。

  科學利用一個“蓋”字上做文章

  早在2007年,國家大豆產業(yè)技術體系的專家們就開始思考麥秸回收的問題。“我們通過長期的對比研究,找到了秸稈還田的科學方式,最終決定在‘蓋’字上做文章。”據韓天富介紹,經過8年的努力,專家們提出了麥茬夏大豆秸稈覆蓋栽培技術模式,成功研制出樣機,形成了農機、農藝、配套品種有機結合、高度輕簡化的麥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體系。

  6月11日,記者在李清武的示范地里看到,一臺拖拉機牽引著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機快速地在收割過的麥地里前行。機械一邊向前,一邊將30厘米高的麥茬連根拔起,全部秸稈和部分麥茬橫向向左拔出。機械駛過后,地里留下幾道筆直的播種帶。當機械折返播種下一行時,之前被拔起的麥茬已經被粉碎并均勻地覆蓋在剛才的播種帶上了。

  “你可能不知道,機器只是這樣去了一趟,就已經完成了側向清理秸稈、側深施肥、精密播種、封閉除草、秸稈覆蓋等多個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國家大豆產業(yè)技術體系專家、東北農業(yè)大學教授陳海濤對記者說,麥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主要解決麥茬秸稈處理難和大豆播種效益差的問題。而依靠這套機械,這兩個問題都能順利解決。

  在陳海濤的指引下,記者扒開覆蓋著麥秸的土塊,往下深挖8厘米處,便見到了大豆的種子,每顆種子間距相同,大約在8~10厘米左右。“麥秸被粉碎后直接蓋在地里,對于大豆來說,是當季的棉被,可以節(jié)水保墑;而對于大豆的下一季作物小麥來說,麥秸已經被腐熟,完全可以當下季的肥料。這就充分發(fā)揮了麥秸的作用,實現(xiàn)了科學還田。而機械精量化點播,也利于大豆出苗早,苗壯苗齊。”陳海濤解釋說。

  “小麥機收后留茬高,秸稈拋撒在田間,嚴重影響大豆的播種質量。而現(xiàn)在,只是用一臺機械,我們農民可以完全不費力,不僅能回收好麥秸,還能種好大豆,實在是太方便了。”在示范地里參觀機械作業(yè)的宿州市農科院汪丙銀由衷地感慨道。

  大豆畝均增產20公斤技術推廣意義重大

  濉溪縣農民紀永民去年就已經開始使用這項新的技術模式,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采用這項技術幫我解決了苗和工的問題,而且,大豆種下去之后,基本不用再去管理。去年,我每畝大豆增產了40公斤,還省下了7~10個工。苗早、苗齊、苗勻、苗壯,后期也不用均苗、間苗了。”

  從2012年起,此項技術被農業(yè)部推介為主推技術,在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等夏大豆主產區(qū)進行全面示范、推廣。經測算,麥秸覆蓋在地上,不但節(jié)省了每畝地農藥化肥使用量,而且還增加了大豆的產量,畝均增產15~20公斤,增效70~140元。2013年,在中國農科院新鄉(xiāng)試驗基地,采用這一新技術種植的大豆品種XA12938,更是創(chuàng)下了311.2公斤的紀錄。

  “這項技術體系是基于秸稈還田的土壤培肥制度和高度輕簡化的節(jié)本生產體系,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們黃淮海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麥秸處理、大豆保苗和土壤培肥難題。”蔡健向記者感慨,“專家們用新的技術幫助我們解決了基層秸稈禁燒和秸稈利用的難題。我想,一旦我們將這項技術大規(guī)模大范圍地推廣開來,秸稈焚燒肯定就不復存在了。”

  那么,這項技術究竟好不好推廣?播種機的成本到底高不高?“我們的這項技術應用起來很容易,只要對一般的播種機稍加改造,根據作物特點和播種要求進行調整,就能完成?,F(xiàn)在,這套技術不僅可以在大豆上用,也可以在花生、玉米上使用。”吳存祥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已有民營企業(yè)生產出了這樣的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機,價格在1萬元左右,而農民購買的話,享受完農機補貼,只要花幾千元錢。

  “秸稈還田對農民來說是大事。要實現(xiàn)麥秸的科學還田和利用,我們的技術必須給力。”韓天富說,未來,科研人員還將在技術的優(yōu)化利用上繼續(xù)進行科研攻關。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huán)球糧機網 http://weddingmemoery.com/

分享到:0

010-58594039

掃一掃,糧機資訊早知道

孫經理:13520642629(手機/微信加好友) QQ:2926794671 負責地區(qū):江蘇、浙江、甘肅、新疆、天津、上海

點擊與我交流

魏經理:13552598995(手機/微信加好友) QQ:736936652 負責地區(qū):湖南、湖北、青海、貴州、內蒙、廣西、寧夏

點擊與我交流

王經理:15311291834(手機/微信加好友) QQ:728246949 負責地區(qū):安徽、江西、四川、山西、云南、重慶、福建

點擊與我交流

李經理:15340094058(手機/微信加好友) QQ:1606650298 負責地區(qū):山東、北京、西藏、廣東、海南、陜西

點擊與我交流

王經理:15313137632(手機/微信加好友) QQ:3213739617 負責地區(qū):河南、河北、吉林、黑龍江、遼寧

點擊與我交流

我們的愿景

最受歡迎的糧油機械招商網站!

我們的使命

通過互聯(lián)網服務提升糧機行業(yè)的發(fā)展!

我們的口號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會失??!

我們的理念

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

我們的目標

做最好的糧機網,讓招商變的簡單!

合作伙伴

友情鏈接

安徽云龍

安徽谷王烘干機械有限公司

界首金龍

河南茂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蘇國糧

湘糧機械

湖南郴州糧機

捷賽機械

浙江齊鯉

合肥泰禾

安徽聚力

浙江齊鯉

鄭州好糧油展

江蘇晶瑩

久超

安陽永正

美亞光電

東龍節(jié)能

三維輸送

衡水金谷

鄭州萬谷

河南華泰

安徽辰宇

版權所有 環(huán)球糧機網-weddingmemoery.com Copy Right 2010-201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ICP備15007387號-2

本站是專業(yè)提供糧機、糧食機械、糧油機械、糧食輸送機、糧食鋼板倉、糧食烘干機、糧機配件等網絡平臺及企業(yè)名錄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fā)布虛假.劣質.非法等產品信息

關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