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與其他油籽(如葵花子)有類似的結構,由硬殼包覆著含油內核(種子)。棉籽油使用在沙拉油、沙拉醬、美乃滋、或洋芋片等零食,因為它味道安定,不會掩蓋原味,遇熱不易起油煙。
棉籽油一般含70%的不飽和脂肪酸(18%的單元不飽和,52%的多元不飽和)、26%的飽和脂肪酸[4]。完全氫化時則是94%的飽和脂肪酸和2%的不飽和脂肪酸(1.5%的單元不飽和,0.5%的多元不飽和。
棉花及錦葵科植物(如秋葵)會產生出一種具有毒性的黃色多酚類化合物——棉酚[5],但也有研究指出,棉花以外的錦葵科植物不會產生棉酚。這種天然的有色化合物能夠從棉花植物的種、葉、莖、根、以及主根樹皮內的微小腺體中發(fā)現(xiàn),尤其種子含量最多]。棉籽約含0.5-0.7%棉酚[8]?;衔锏倪m應功能有利于抵御蟲害或病菌侵襲。
為了在堿煉工藝中將毛棉籽油中的棉酚脫除干凈,避免因棉酚的存在而導致對棉籽高烹油、色拉油的不良影響,同時減少中性油的損耗,采用低溫長混堿煉工藝,即堿煉溫度40~50℃,堿煉時間60 min.生產實踐表明,采用低溫長混堿煉工藝不僅中性油煉耗低,精煉得率高,而且在堿煉工段可將棉籽油的色澤降低到Y35R2.5(25.4 mm 槽),為生產高品質的高烹油、色拉油提供原料油.
我公司提出的低溫長混堿煉工藝保證了堿和游離脂肪酸或棉酚的皂化反應幾乎是瞬間完成的,但為了盡可能的脫除棉籽油中的棉酚,需要增加反應時間。通過六十到九十分鐘的反應,生成的皂有充分的時間吸附棉酚,從脫色、脫臭中能比較容易的生產出色澤較好的棉籽油。在傳統(tǒng)的堿煉工藝中僅需要增加反應罐的容量就可以進行低溫長混堿煉工藝的操作,對現(xiàn)有工藝和設備的改造費用較低。低溫長混堿煉工藝因為在溫度較低 增加氫氧化鈉溶液,可以減少中性油皂化的概率,故煉耗較低,精煉收率較高。通過低溫長混堿煉工藝生產的棉清油質量較好,色澤淺,為生產高品質的棉籽高烹油、色拉油提供較好的原料油。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huán)球糧機網 http://weddingmemo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