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的一套是從白酒那里借鑒過來的。你們喝到的任何成品白酒,都是勾兌過的。采用純糧固態(tài)發(fā)酵工藝釀造的白酒,無論何種香型,從蒸鍋中蒸餾出的是原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間。這種原酒沒法直接飲用。要調(diào)制成口感適合、度數(shù)適合的成品酒,就要勾兌,勾兌除了向酒里摻水,還包括不同基礎(chǔ)酒的組合和調(diào)味,去除雜質(zhì),協(xié)調(diào)香味,平衡酒體。
但是,大米的勾兌卻要比白酒勾兌簡單得多。老百姓(603883,股吧)喜歡吃新米,因為新米有一種清香,口感好,但是,天下哪有那么多新米!到了四月,基本上就沒有新米可賣。“以陳頂新”,是我常用的一個手法。我在新米中勾兌一定數(shù)量的陳米,既可降低成本,又不影響吃口。妙就妙于摻的數(shù)量。10斤新米摻上8斤陳米,百姓能吃得出來,但摻進三、四斤陳米,就未必會被發(fā)現(xiàn),有時連專業(yè)人士也吃不出來。我的工作效率是蠻高的,兩個人一晚能勾兌出40噸大米。
我可以坦白地告訴各位:散裝大米幾乎沒新米。目前你們在超市里買到的袋裝大米幾乎沒有新米,尤其是售價在每斤2.5元以下的,都是勾兌過的。因為袋裝米無法開封,你們只好買回去自己品味了。
光是混點陳米,勾兌水平未免太低。我的本事是把普通大米勾兌成東北的五常大米。在清朝道光十五年,吉林將軍富俊組織一些朝鮮族居民,在沙河鎮(zhèn)的亮甸子、王家街引進一種水種稻,所產(chǎn)稻谷用石頭碾子碾成大米,粒長、味香、口感好,這就是后來著名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對飲食挑剔到極致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稱“非此米不能進食”,我就成了貢米。
五常大米的年產(chǎn)量57.75萬噸,全國人均不到1斤。大家都想吃五常大米,哪有那么多的五常大米?我看準這個商機,想法勾兌出一千萬噸的“五常大米”。辦法說穿了也不稀奇。一是用外地米到當?shù)?ldquo;洗澡”,就像把外地的蟹放到陽澄湖里浸幾天,成了陽澄湖大閘蟹一樣。我的老板是把五小袋仙桃香米倒入機器的入料口,再將兩大袋五常圓江米的大米倒入料口,兩種米的比例是1比1。經(jīng)過這么一回“洗澡”,再穿上新裝——印有“特級稻花香,黑龍江五常香稻種植基地”或“御用香米”等字樣的包裝袋,我就成了“正宗”的五常大米了。2塊錢一斤的普通大米可以賣5元錢一斤,鈔票不要太好賺哦!
五常大米有一種非常特別的稻花香,要讓普通的大米勾兌成五常大米,還要在“原糧”里加點淡黃色的液體,叫做泰國香米香精,一瓶香精只要幾十元錢,可以讓10噸米變“香”。然后再上蠟,加點油,放到拋光機里滾一滾,經(jīng)過這樣一番勾兌,米看上去又亮又白,聞一聞,的確有一股淡淡的稻花香香味,原糧就成為稻花香的新米。許多消費者看看賣相不錯,就上當了。我還要告訴大家:即使五常市本地生產(chǎn)的香米,也大多不是純正的“稻花香”大米,都是加過香精的。“五常大米香天下,天下大米亂五常”,這兩句話就流傳開了。為了長期保持米的光澤和便于長期保存,有的黑心老板還使用一種化學(xué)品熏蒸稻谷,可以防蟲。老實說,這種勾兌過的香米,我自己是碰也不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