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炒作題材效應遲遲未現(xiàn)
雖然全球各大權威機構對今年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威力達成了共識,但是目前厄爾尼諾持續(xù)時間已進入第15個月,其威力卻遲遲沒有顯現(xiàn)。同時,市場預期馬來西亞棕櫚油減產的效應始終沒有出現(xiàn),而且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不減反增,這進一步加重了油脂供給壓力。
目前,雖然全球認為在剩下的5個月中,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威力將會逐步加強,棕櫚油減產會在10月之后顯現(xiàn)。但是在全球宏觀經濟整體走弱、油脂剛性需求穩(wěn)定的背景下,棕櫚油減產對植物油期價的支撐效應仍顯得無力。
油脂供給充足擠占菜油空間
由于美豆跌至5年低點,國內貿易商低價揀貨心態(tài)推動月度大豆進口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我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8月,大豆進口總量高達5239.3萬噸,同比去年增加467.67萬噸,增幅為9.8%,再創(chuàng)歷史紀錄。截至9月8日,國內大豆港口庫存高達633萬噸,處于較高位置,這也預示著后期國內豆油供給將會非常寬裕。
與此同時,豆油商業(yè)庫存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豆油商業(yè)庫存為99.97萬噸。同時棕櫚油港口庫存為67.82萬噸。豆油和棕櫚油的商業(yè)庫存均處于年度庫存量的高點,由此進一步擠占了菜油的消費空間。
菜油消費替代效應更加明顯
隨著豆油和棕櫚油價格大幅下跌,豆油和棕櫚油對菜油的替代效應更加明顯。截至9月9日,現(xiàn)貨市場一級豆油均價為5650元/噸,24度棕櫚油均價為4333元/噸,四級菜油均價為5968元/噸。豆油和棕櫚油與菜油價格相比較,分別相差318元/噸和1635元/噸。尤其是在中小包裝的調和油使用方面,貿易商更青睞于價格便宜的豆油和棕櫚油,這就進一步擠壓了菜油的消費空間。因此,菜油的消費出現(xiàn)了較大萎縮。
整體而言,菜油的終端消費空間被擠占,消費前景不容樂觀。筆者認為,菜油的反彈空間將有限,弱勢特征暫時沒有改觀,中長期需保持逢高沽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