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時收獲:適時收割水稻是提高整精米率的重要措施。收獲太早,籽粒灌漿不充分,千粒重低,影響稻谷產(chǎn)量。收獲偏晚,稻谷水分含量下降,造成稻谷田間爆腰率偏高,加工整精米率偏低,稻谷的外觀品質(zhì)下降,商品性降低。
適時收獲期為水稻的完熟前期。即全穗失去綠色,稻穗穎殼95%基本變黃,米粒轉(zhuǎn)白,手壓不變形。收獲的最佳期是稻谷的含水量在22-24%最為適宜。
二、晾曬稻谷:水稻收獲后,稻谷含水量往往偏高,堆放會發(fā)熱霉變,產(chǎn)生黃曲霉。因此,應及時晾曬或烘干,使稻谷含水量保持在14.5%以下,確保稻谷安全貯藏。
三、清理除雜:稻谷中通常有稗籽、雜草、穗梗、葉片等雜質(zhì)以及癟粒,這些都是儲藏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入倉前必須把含雜量降低到0.5%以下,可大大提高貯藏穩(wěn)定性。
四、控制水分: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稻谷含水量為14%。儲存后稻米的整糙米率可以得到恢復,當水分低于11%時,貯藏后期稻米的整糙米率降低。
五、通風降溫:通風降溫是縮小分層溫差、防止稻堆中、下層發(fā)熱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