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記者在法堂村的田里看到,玉米秸稈飼料青貯機正開足馬力收割玉米。“我們承包地的玉米由奶牛場收割,連玉米帶秸稈每畝可以賣800元。”李家彬高興地說:“一畝地可以收干玉米1100斤左右,去除收割、清運、脫粒和人工等費用,每畝地最多能收入750元。這200畝地今年至少可以增收一兩萬元,而且省心省力!”
利辛縣西潘樓鎮(zhèn)綠墅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的郭大偉,今年買來專用機械,幫助合作社的成員的秸稈打捆、粉碎,然后進行青貯。他還收購附近農民的秸稈。“以前玉米秸稈沒有出路,都是一燒了之。每次焚燒秸稈,村里被煙霧籠罩著,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郭大偉表示,現(xiàn)在通過秸稈青貯,不僅解決了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也給合作社養(yǎng)殖戶的牛羊提供了越冬“美食”,還給農民帶來額外收入。
記者走進利辛縣李凌峰養(yǎng)牛場,一股酒糟的清香撲鼻而來。“這些玉米秸稈青貯后,是奶牛很愛吃的飼料。”養(yǎng)牛場負責人李凌峰說:“以往越冬給牛吃的,主要是從東北、內蒙古買來的干草。價格高不說,牛還不愛吃。最發(fā)愁的就是遇到連陰雨天,牧草往往會發(fā)霉……”李凌峰回憶過去,仍然嘆息不已。
“秸稈收來后,先用機器粉碎,再進行無氧發(fā)酵貯存起來,能給奶牛越冬提供可靠的飼料保障。我今年秋季將準備3個青貯池,青貯秸稈3萬噸,夠奶牛吃到明年秋收了。”李凌峰滔滔不絕地說,“青貯后的飼料,新鮮柔軟,氣味酸香,所以奶牛喜歡。喂青貯飼料,可減少約三分之一的飼料量。與喂牧草相比,我一年至少可節(jié)約二三百萬。而且奶牛過冬,體重只增不減,毛色還光亮順滑……”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huán)球糧機網 http://weddingmemo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