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5日,考察從黑龍江省泰來縣進入吉林省白城市鎮(zhèn)賚縣,經松原、農安回到長春,吉林西部受旱情影響更為明顯。在與受訪農戶的交流中記者發(fā)現,不少農戶面對今年的玉米行情,開始未雨綢繆地思考種植別的品種替代玉米,政策變革引導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的效果開始初見端倪。
家住松原市長山屯四各基村的農戶任志路,今年種了兩坰玉米,由于7月份入伏后40多天沒有下雨,導致周邊很多玉米都沒棒子或者棒子比較小,部分玉米要減產一半以上。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前郭縣王府站鎮(zhèn),當地農戶張訓高把記者帶到了今年種植的兩坰地玉米前。
張訓高表示,自己的兩坰地都是水澆地,旱時澆了兩次水的地塊產量也比去年略降一成,而澆了一遍水的地,產量要更差一些。
據記者觀察,吉林省傳統優(yōu)質玉米產糧大縣農安縣的合隆鎮(zhèn)、開安鎮(zhèn),遭遇的旱情影響也比較重,同時還有粘蟲害,新季玉米減產不可避免。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fā)現,盡管新季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尚未開始執(zhí)行,部分對市場敏感的農戶則已經開始考慮明年還種不種玉米。
2013年,任志路家周邊大約2/3的耕地種的都是花生,當年價格走低之后,2014年開始大量改種玉米,周邊只有1/5的耕地還在種植花生。
日前,任志路了解到了今年臨儲玉米價格下降的信息,而對于來年不種玉米種啥還沒有思考出一個答案。
“哪個糧食品種價格高,大家呼啦全種哪個。今年玉米價格也降了,包的地虧本,明年如果價格再降低,那肯定不能種玉米了,可能改種回花生。”任志路對糧油市場報記者說。
據介紹,松原地區(qū)是吉林省傳統的花生產區(qū)之一,松原市當地花生產量在7000斤/坰左右,按照3.5元/斤左右的價格,收入基本與玉米差不多。
前郭縣王府前鎮(zhèn)農戶張訓高,則打算明年跟周邊的農業(yè)企業(yè)合作,開展訂單甜菜種植。
“由于今年玉米市場價格降低,村里不少人在一塊商量明年種點什么,花生、高粱、甜菜都是我們這里適合種植的品種,僅從我們村子看,估計有50%的農戶要棄種玉米改其他。”張訓高對糧油市場報記者說。
在記者眼中,盡管張訓高沒在村中擔任任何職務,但由于經常和農糧政府部門、糧食企業(yè)接觸,掌握的信息很多,無疑在農戶中間扮演著意見領袖的角色。
張訓高同時表示,甜菜作為耐旱品種,產量比較高,可以達到60~70噸/公頃,整體收入會比玉米好一些。
據記者了解,他已經跟一家搞甜菜訂單種植的企業(yè)溝通過,訂單種植企業(yè)全程負責種子、化肥、農藥和種植技術,甜菜下來之后以400元/噸的價格回收,扣除農資投入,其余的就是農戶凈收入。“十一”期間,張訓高就要到該企業(yè)進一步接洽。
由此可見,國家通過糧食收購政策調整,釋放價格信號,積極穩(wěn)妥地引導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的意圖已起到初步作用。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之后,或將有更多的農戶開始思考明年的種植品種。積極幫助農戶了解市場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推動種植結構調整的進程。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huán)球糧機網 http://weddingmemo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