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縣種植近一萬畝張雜谷,目前長勢喜人,穗重及灌漿情況較2014年要好,畝產預計可達500公斤、純收入能達1000元。”和碩縣晟合張雜谷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陳學亮說。
“張雜谷”是張家口市農科院選育的雜交谷子品種,高產、節(jié)水、耐瘠、耐旱,已先后在我國多地試種成功。在張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支持下,和碩縣推廣“張雜谷”以來,從試種60畝開始,到目前的萬畝良田,畝產不斷攀升。目前,已經實施全程機械化操作,全部訂單種植,實現(xiàn)了畝產、面積、機械化程度、種植模式的多層次、全方位跨越。
2015年,和碩縣“張雜谷”種植面積達10000畝左右,并帶動北疆及周邊縣城種植近萬畝,“張雜谷”已成為繼“兩紅一白”當?shù)靥厣N植后的又一大主導產業(yè)。
和碩縣農業(yè)局長陳培其算了一筆賬:“張雜谷”畝純收入至少800元;而棉花除去人工投入、生產資料投入等,平均畝收入375元左右。
2014年,經過張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協(xié)調,晟合張雜谷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無償?shù)玫搅撕痛T縣政府劃撥的25畝土地,投資建成了年產15000噸的小米加工廠,當年產出712噸谷子,加工447噸小米,通過禮盒、散裝等形式進行銷售,總計銷售金額達450萬元以上。
和碩縣委副書記、張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指揮長胡榮說:“和碩縣從張家口引進了‘張雜谷’3號、5號、6號、8號、10號和常規(guī)種‘8311’等6個品種進行試驗。‘張雜谷’被譽為旱地農業(yè)增收的‘金米粒’,目前‘晟合牌天山小米’商標已經成功申請,正積極爭取QS認證。”
“張雜谷”的推廣浸透了張家口兩批援疆人的心血,承載著張家口人對和碩人的深情厚誼——2015年4月,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河北巡天種業(yè)免費提供示范品種,并派出兩名科技人員,和碩縣人民政府投資10萬元,建立50畝縣級“張雜谷”推廣示范基地。
張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以“張雜谷”種植推廣為切入點,又積極探索了飼草種植和規(guī)?;B(yǎng)殖項目,同時充分利用“張雜谷”秸稈作為優(yōu)質飼草的特點,大力開發(fā)以“張雜谷”為龍頭的多元生態(tài)農牧業(yè),并初步獲得成功。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huán)球糧機網 http://weddingmemo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