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小麥越冬期田管措施有哪些

來源: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5-10-11 17:03:49

 有機小麥具有后熟作用。在后熟期內(nèi),有機小麥仍呼吸作用,生理代謝旺盛,易發(fā)熱霉變。因此,小麥在收獲后經(jīng)過一定的后熟期品質(zhì)會有所提高,并且在貯藏期內(nèi)不易發(fā)熱霉變。下面就介紹一下有機小麥越冬期田管措施有哪些:

  今年秋播結(jié)束以來,全省氣溫總體偏高,雨水時空分布均勻,土壤墑情好,在田小麥和油菜生育進程和轉(zhuǎn)化升級加快。至越冬始期,小麥苗情已趕上去年同期,油菜苗情是近幾年來同期最好的一年。但目前全省麥油苗情不平衡性依然突出,大小苗比例均較高,生產(chǎn)上應切實抓好控旺促壯、防凍保苗等措施,確保在田小麥和油菜安全越冬。

  冬前氣候條件及影響

  1. 雨水分布適宜、雨量適中,有利于有機小麥、油菜生長發(fā)育。今年全省各地土壤墑情較好,自10月以來,雨日較多,但雨量不大,雨水分布適宜。據(jù)省氣象部門資料,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全省平均降雨105.7毫米,比常年略減;其中淮北常年偏旱地區(qū)降雨充沛,為118.2毫米,比常年增32.6%;蘇中地區(qū)降雨111.6毫米,比常年略減;江南地區(qū)降雨81.4毫米,比常年減40.5%。蘇中及江南稻茬麥地區(qū)常發(fā)生的連陰雨濕(漬)害并未發(fā)生,是全省歷史上少有的不旱不濕年份。

  2. 11月氣溫異常偏高,有利于晚播晚栽弱苗轉(zhuǎn)化升級。10月至12月中旬,全省累計積溫1014.4℃,比常年增95℃,淮北、蘇中、江南地區(qū)累計積溫分別比常年增71℃、99℃、114℃。其中,11月份氣溫異常偏高,全省日平均氣溫13.8℃,比常年同期偏高3.6℃,屬顯著偏高范圍,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高值。11月份累計積溫比常年增108℃,淮北、蘇中、江南地區(qū)累計積溫分別比常年增45℃、81℃、119℃。按照每張葉片生長所需積溫(小麥75℃,油菜6~9葉70℃、10~13葉55℃)計算,理論上可增加0.6~1.6張葉片,相當于彌補推遲10天左右的播栽期,有利于晚播小麥和晚栽油菜苗情轉(zhuǎn)化升級,減少弱小苗的比重。與此同時,旺長苗比例也有所增加。

  3. 12月中旬以來氣溫偏低,越冬期提前。11月底以后,受寒潮天氣影響,氣溫開始明顯下降。特別是12月中旬,日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1~2℃,全省自北向南出現(xiàn)連續(xù)5天日均溫在3℃以下的天氣,各地麥油生長陸續(xù)進入越冬期,比常年提前5天左右,有利于控制旺長苗生長,但對弱小苗的潛在凍害威脅較大。

  有機小麥越冬期苗情特點

  1.有機小麥苗情總體好于上年,旱茬麥明顯好于上年,旺長苗偏多。據(jù)12月20日越冬期各市苗情統(tǒng)計匯總,全省小麥平均每畝基本苗23.4萬,比上年多1.5 萬;平均葉齡4.4葉,比上年多0.1葉;平均每畝總莖蘗48.9萬,比上年多5.5萬。其中,淮北地區(qū)平均每畝基本苗24.9萬,比上年多0.8萬;平均葉齡4.7葉,比上年多0.2葉;平均每畝總莖蘗58.4萬,比上年多7.5萬。蘇中地區(qū)平均每畝基本苗21.2萬,比上年多3.2萬;平均葉齡3.7 葉,比上年多0.1葉;平均每畝總莖蘗34萬,比上年多1.2萬。蘇南地區(qū)平均每畝基本苗19.7萬,比上年多2萬;平均葉齡3.4葉,比上年多0.1 葉;平均每畝總莖蘗27.2萬,比上年多2.6萬。苗情排隊統(tǒng)計,旺長苗占8.4%,比上年多3.1個百分點;一類苗占35.8%,比上年多5.5個百分點;二類苗占36.5%,比上年減6.6個百分點;三類苗占19.3%,比上年減2個百分點。旺長苗、一類、二類、三類苗分別比11月中旬增加2.8、5 個百分點和減少1.2、6.6個百分點。

  2.油菜越冬期苗情明顯好于上年。據(jù)12月20日越冬期調(diào)查,全省移栽油菜平均密度每畝7125株,與上年基本持平;平均葉齡12.8葉、綠葉數(shù)8.7 張、株高27.4厘米、根頸粗1.4厘米、開盤度40.8厘米,分別比上年同期增0.9葉、1.3張、3.7厘米、0.5厘米、5.4厘米。全省直播油菜平均密度每畝1.801萬株,與上年同比增0.227萬株;平均葉齡10.4葉、綠葉數(shù)8.5張、株高26.8厘米、根頸粗0.8厘米、開盤度31.9厘米,分別比上年同期增1.9葉、1.7張、6.1厘米、0.2厘米、8.7厘米。苗情排隊統(tǒng)計,一類、二類、三類苗比例分別為45.6%、38.1%、 16.3%,比上年同期分別增11.7、減2.9、減8.8個百分點。三類苗絕對面積為88.4萬畝,比上年減62.3萬畝,減41.5%。與上年相比,今年生長過旺、提早抽薹的三類苗比例較高。

  有機小麥越冬期田管措施

  針對當前有機小麥、油菜苗情總體較好,但兩頭苗(旺長苗、三類苗)比例較高的特點,越冬期田管措施應以防凍保苗為中心,認真做好鎮(zhèn)壓覆蓋、清溝理墑、因苗補肥等工作,確保小麥和油菜安全越冬。

  加強鎮(zhèn)壓和覆蓋 加強小麥的鎮(zhèn)壓和覆蓋是防凍保苗的重要工作,鎮(zhèn)壓要掌握在冷尾暖頭、氣溫回升的晴天進行。除了鎮(zhèn)壓葉齡偏大、群體偏高的旺長苗外,對稻草還田量較大的麥田,由于表土層疏松、容易失墑,遇寒流天氣特別容易造成小麥分蘗節(jié)裸露和吊根死苗,要千方百計采取機械或人工措施做好田間適度鎮(zhèn)壓,提高保墑防凍能力。對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麥,可以通過增施土雜肥或采取溝泥覆蓋的方式加強覆蓋。秸稈覆蓋也有增溫保墑防凍的效果,一般每畝用稻草150~200公斤均勻覆蓋。板茬移栽油菜要松土壅根,達到護根保溫防凍的目的。

  清溝理墑 我省雨水偏多,特別是淮南地區(qū)常遇連續(xù)陰雨天氣,極易導致田間漬害,是影響小麥高產(chǎn)的重要障礙因素。因此,對溝系仍未配套或配套標準低的田塊,要充分利用冬閑期及春節(jié)期間外出勞動力返鄉(xiāng)的有利時機,突擊清理內(nèi)外三溝,確保溝系暢通,把漬害的隱患消除在越冬期,防止冬春連續(xù)陰雨造成嚴重漬害,避免凍融交替加重漬害和凍害。

  因苗補肥 對適期播種、基本苗適中、基礎較好、長勢正常、群體較足的一類和二類小麥田,目前無需施肥;對晚播遲苗田塊和莖蘗數(shù)不足的田塊,可以每畝施尿素5~7.5 公斤,并“肥促、工促”相結(jié)合,促進苗情轉(zhuǎn)化升級。對遲播晚栽的弱小苗、紅僵苗油菜田,每畝增施尿素5~7公斤,促進苗情轉(zhuǎn)化;對田間局部因受漬落黃、植株瘦小的油菜,可以施少量氮肥“捉黃塘促平衡”;對長勢過旺、已經(jīng)抽薹的油菜田,可以采取摘薹或主莖打頂?shù)拇胧┛刂仆L,并在開春后及早補肥,防止脫力過早。如發(fā)生較重凍害,可酌情施補傷肥,促進恢復生長。

  以上是為大家介紹有機小麥越冬期田管措施有哪些,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椭?nbsp;
更多糧食機械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wǎng)站,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 http://weddingmemoery.com/

分享到:0

010-58594039

掃一掃,糧機資訊早知道

孫經(jīng)理:13520642629(手機/微信加好友) QQ:2926794671 負責地區(qū):江蘇、浙江、甘肅、新疆、天津、上海

點擊與我交流

魏經(jīng)理:13552598995(手機/微信加好友) QQ:736936652 負責地區(qū):湖南、湖北、青海、貴州、內(nèi)蒙、廣西、寧夏

點擊與我交流

王經(jīng)理:15311291834(手機/微信加好友) QQ:728246949 負責地區(qū):安徽、江西、四川、山西、云南、重慶、福建

點擊與我交流

李經(jīng)理:15340094058(手機/微信加好友) QQ:1606650298 負責地區(qū):山東、北京、西藏、廣東、海南、陜西

點擊與我交流

王經(jīng)理:15313137632(手機/微信加好友) QQ:3213739617 負責地區(qū):河南、河北、吉林、黑龍江、遼寧

點擊與我交流

我們的愿景

最受歡迎的糧油機械招商網(wǎng)站!

我們的使命

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提升糧機行業(yè)的發(fā)展!

我們的口號

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會失??!

我們的理念

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

我們的目標

做最好的糧機網(wǎng),讓招商變的簡單!

合作伙伴

友情鏈接

安徽云龍

安徽谷王烘干機械有限公司

界首金龍

河南茂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蘇國糧

湘糧機械

湖南郴州糧機

捷賽機械

浙江齊鯉

合肥泰禾

安徽聚力

浙江齊鯉

鄭州好糧油展

江蘇晶瑩

久超

安陽永正

美亞光電

東龍節(jié)能

三維輸送

衡水金谷

鄭州萬谷

河南華泰

安徽辰宇

版權(quán)所有 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weddingmemoery.com Copy Right 2010-201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ICP備15007387號-2

本站是專業(yè)提供糧機、糧食機械、糧油機械、糧食輸送機、糧食鋼板倉、糧食烘干機、糧機配件等網(wǎng)絡平臺及企業(yè)名錄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jīng)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quán)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fā)布虛假.劣質(zhì).非法等產(chǎn)品信息

關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