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烘干意義重大,務必提高認識。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具體到農機化方面,最直接的一項扶持政策就是加大對糧食生產機械的購置補貼力度,推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發(fā)展。糧食烘干是糧食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沒有糧食烘干機械化,就不可能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
目前,我省農村的糧食干燥大部分仍采取自然干燥的方法,由于曬場場地較小,干燥效率低下,效果差、易污染、損失大。在不少地區(qū),收獲的糧食得不到及時干燥處理,大量堆積在一起,容易造成發(fā)熱變質,大幅度地降低了食用口感和種子發(fā)芽率。如遇陰雨天氣,更容易造成霉爛損失。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因霉變發(fā)芽變質等原因造成的糧食損失達糧食總產量的5%。以我省為例,2013年,糧食產量655.9億斤。按照5%的損失率計算,損失糧食32.8億斤。按每人每天食用1斤糧食,可供900萬人一年的食用量,這一數字是驚人的。
發(fā)展糧食烘干機械化,既能有效防止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所造成的糧食發(fā)芽、霉變等損失,又能提高糧食品質、耐貯性和加工性。同時,又可以防止自然干燥對糧食造成的污染。因此,發(fā)展糧食干燥機械化技術,改變傳統(tǒng)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使到手的糧食損失降低到最低點,是實現糧食豐產豐收的重要條件,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迫切需要。各級農機部門一定要深刻認識發(fā)展糧食烘干機械化的極端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實際工作中積極推動糧食烘干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