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鋼板倉在糧食加工廠、油廠、港口等行業(yè)的廣泛應用,儲糧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糧食(谷物、油料等)能否安全儲存主要受到以下幾點因素的影響: 1. 糧食的含水率 2. 糧食的溫度 3. 糧食的雜質情況 4. 其他因素(如:害蟲等) 控制以上主要指標,是安全儲糧的關鍵。但是以上幾個指標之間其實是有關聯的。
一般地,當糧食的含水率較高時,糧溫就容易升高,而升高的糧溫又加劇了糧食籽粒的呼吸作用,從而進一步增加糧食的水分,這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使得儲存的糧食迅速升溫,最終導致糧食品質嚴重下降。 另外,如果糧食中的雜質比較多,即使糧食的總體含水率并不高,在雜質集中的部位糧食的含水率仍有可能超標,從而在局部造成糧食升溫。如果升溫的部位在糧堆底部,則因為濕熱空氣上行,從而使整個糧堆迅速升溫,造成糧食品質下降。
從我們接觸到的鋼板倉工程實踐來看,對于糧食的含水率問題各生產企業(yè)和糧食中轉、儲運單位都比較重視。因為糧食水分過高造成儲糧損失的情況并不太多。而糧食中的雜質的影響卻比較大。這是因為鋼鋼板倉本身的一些特點決定的。 由于鋼板倉一般高度較高(對于大型鋼板倉,檐高可到26m,總體高度可達到34m以上),同時一般采用中心進料的方式。這就造成了進料料流受到氣流的作用很明顯,結果就是嚴重的糧食分級:從筒倉中心向筒倉邊緣,形成多個筒狀的雜質聚集區(qū)。這些雜質聚集區(qū)易吸收水分、滋生霉菌,從而極易升溫霉變,進而影響整個鋼板倉內儲糧的品質。不同種類的雜質對于儲糧的影響是不同的:輕雜(如:玉米中的玉米皮),這些雜質的吸水率較高,如果糧食中這類雜質含量過高的話,很容易造成糧食局部水分過高,從而造成糧堆發(fā)熱。小雜(如:灰塵、碎籽粒),這些雜質的吸水率一般也比較高,同時因為這些雜質體積小,常常把糧堆中的空隙填實,從而影響糧堆內的空氣流通,進一步造成糧堆升溫。大雜(如:石塊、豆莢、玉米棒),這些雜質往往對儲糧本身沒有太大影響,反而對輸送設備的正常運轉造成危害。
從以上分析可見,減少糧食中的雜質是安全儲糧的一個關鍵因素。尤其應該清理輕雜與小雜。因此,在相對完善的鋼板倉進料工段中一般都會配置至少一道初清工藝。典型的鋼板倉工藝流程:糧食經初清篩和除鐵器后進倉,同時給初清篩配了一套除塵風網。在這里,初清篩負責把糧食中的大雜除去,而除塵風網可把大部分輕雜除去。除鐵器可以把糧食中的磁性金屬(如鐵屑、釘子)去除,目的是保護輸送設備。因此,在這里除鐵器可以不算作初清設備。
常用的初清篩主要有:格柵板,網帶初清篩,圓筒初清篩,雙層圓筒初清篩等。其中,格柵板一般放在投料口上,既起到支撐作用,又可除去一些較大的雜質,如:石塊、麻布片等。網帶初清篩僅僅相當于一層改進的格柵板,只能清理掉諸如:石塊、麻布片、玉米棒子之類的雜質,對于輕雜和小雜的清理效果比較差。因此現在已經較少采用。圓筒初清篩外形比較緊湊,可以清理大部分大雜和一部分小雜和輕雜,但是圓筒初清篩的產量較小,一般只適合產量在80t/h以下的場合。雙層圓筒初清篩因為有內外兩個篩筒,可以有效清理大雜和小雜,如果同時配備了比較好的除塵風網,也可以有效清除大部分輕雜,同時設備的產量較大(100-300t/h),因此是比較好的初清設備,推薦選擇使用。 在工程中使用初清篩常犯的錯誤是忽略了相應的除塵風網。實際上,在初清工藝中風網的配備是很關鍵的。在這里,風網的作用主要有:清理篩面,防止篩孔阻塞,保證設備正常工作;吸出部分小雜和大部分輕雜,與合適的除塵器配合,起到輔助清理的效果;使初清篩內保持一定負壓,避免粉塵外溢。由于從初清篩吸出大量的粉塵,氣流中的粉塵濃度很高,對除塵設備造成很大的負荷。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僅用一道除塵設備是難以滿足要求的。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盡量采用二級除塵:第一道除塵設備用剎克龍,第二道除塵設備用布袋除塵器。這樣既可以達到良好的除塵效果,又可以減輕布袋除塵器的負荷,達到保護布袋除塵器的目的。初清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清理掉原料中的雜質以達到生產要求。初清的目的僅在于保護設備,保證儲糧安全。如果要徹底去除原料中的雜質,往往需要多道清理設備配合才可以(比如對于面粉廠的清理工藝,常有:三篩兩打兩去石一精選的說法,即:三道篩理、兩道打麥、兩道去石、一道精選)。如果要求一道初清篩就能達到如此高的要求,對初清篩似乎太苛刻一些了。